在陜西、山西,過去都流行吃一種叫“菜疙瘩”的面食,傳說這是在過去“糠菜半年糧”的日子里,逼出來的一種吃法,因為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種原材料,無論是白面、高粱面、豆面都可以拌,土豆、大白菜、胡蘿卜、茄子、豆角、菠菜、韭菜、甜菜葉等都可以作為菜加進去,取材特別容易,口味也很不不錯。
做法:
第一步:準備食材。菠菜500克、面粉200克。
第二步:把菠菜清洗干凈,然后切碎,如圖。
第三步:把菠菜放入盆中,然后加入一勺鹽。
第四步:用手用力揉搓菠菜,直至菠菜全部變軟,有菠菜汁滲出,如圖。
第五步:往菠菜里一點點的加入面粉,邊加邊攪拌。
第六步:直至攪拌成比較粘稠的面糊,如圖。
第七步:往蒸籠里鋪一層籠布,然后把面糊均勻的攤在蒸籠上,大概有2厘米厚,如圖。
第八步:開水上鍋,蓋好鍋蓋,大火蒸15分鐘。
第九步:在蒸“菜疙瘩”的時候,我們開始制作一碗酸辣料汁。取一個空碗,放入少許蒜末、1勺辣椒粉、1勺白芝麻、少許小紅辣椒、半勺鹽,少許香蔥末,如圖。
第十鍋:往鍋里倒入少許食用油,油溫六七成熱的時候關火,把熱油澆在碗里,如圖。
第十一步:往碗再放入1勺生抽、2勺陳醋、少許香油調勻,碗汁就做好了。
第十二步:“菜疙瘩”蒸好后取出切成塊,吃的時候蘸上剛調好的碗汁就可以了。